未播先火的《赴山海》,是贩卖侠义,还是自我救赎?

这些年,江湖似乎远了。远到只剩下荧屏上那些披着武侠外衣的言情戏码,刀光剑影沦为谈情说爱的背景板,内力真气不过是荷尔蒙催化的助燃剂。

我们一边吐槽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套路,一边在内心深处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我们究竟是厌倦了江湖,还是厌倦了那些贩卖廉价江湖的商人?

或许是山海有灵,感知到了这股集体式的“武侠断奶”焦虑。于是,在无数武侠剧“破防”的时代,《赴山海》挟着900万的预约量,像一道惊雷,试图在被注水的江湖里劈开一道口子。

它的未播先火,与其说是观众的盲目追捧,不如说是对那份失落已久的“侠义”的集体乡愁,以及对一种新叙事可能性的本能渴求。

Image

毕竟,在这内卷到想“躺平”的当下,谁不想偶尔穿越次元壁,去小说里当个真·大侠,把现实的狗血活成诗意?

01

《赴山海》的野心,远不止复刻几场拳脚相向的快意恩仇。它玩得是“元宇宙”级别的穿越,让一个被生活榨干的现代“社畜”肖明明,一睁眼成了自己笔下那个空有一腔热血却武力值惨淡的少年剑客萧秋水。

Image

这设定,简直是给所有键盘侠和“咸鱼”量身定制的白日梦——谁还没幻想过,如果能在自己的故事里,摆脱绩效与KPI的围追堵截,亲手撰写命运的剧本?

这种“后设”的视角,无疑是精准地拿捏住了当代人的“心巴”。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观众既能以旁观者的清醒审视武侠世界的残酷与浪漫,又能以参与者的热忱,体验一场虚拟的自我救赎。

02

而这部剧最“骚”的操作,莫过于让成毅一人分饰三角。他不仅是那个从现代跌入江湖,从懵懂莽撞到肩负家国大义的萧秋水,更是现实世界里被琐碎压垮的肖明明。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还要饰演小说中的终极大反派——权倾天下、霸气侧漏的权力帮帮主李沉舟。

Image

试想,当一个笔耕不辍的作者,不得不亲身扮演他笔下最光明磊落的英雄,和最阴狠毒辣的枭雄,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关于“我之善恶”的哲学思辨?

萧秋水与李沉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既敌既友”的暧昧共生。那条区分英雄与反派的界线,在同一个演员的演绎下变得模糊而脆弱。

这恰恰印证了温瑞安笔下“侠以武犯禁,义以心服人”的精髓——侠义不仅仅是武力的震慑,更是人心深处的选择与挣扎。

Image

这种多重身份的碰撞,将角色的成长与内耗推向极致,也让观众在“爽感”之余,不得不思考:到底什么是侠?侠之大者,究竟是救国救民,还是在善恶之间找到自我?

03

当然,光有深度还不够。颜值与情怀的双重buff也叠满了。

古力娜扎饰演的萧雪鱼,以其温柔果敢的气质,为这场硬核的江湖之旅增添了柔软与亮色。而张智霖、吕颂贤、杨丽菁等90年代经典武侠面孔的惊喜回归,瞬间唤醒了老派武侠迷尘封的记忆。

Image

《赴山海》通过“穿越”这一现代手法,成功搭建了一个“古今呼应”的叙事桥梁。肖明明在现实中的挣扎与创作,与萧秋水在江湖中的历练与成长,互为表里,相互映照。

它在告诉我们,即便肉体被现实“榨干”,精神世界依然可以“赴山海”。所谓的侠义精神,并非只存在于刀光剑影的古代,它更是一种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坚守初心、勇于承担、追求理想的勇气与韧性。

或许,我们期待的不是一部尽善尽美的武侠剧,而是一面能映照自身困境的镜子,一个能暂时寄托理想的幻境。

Image

《赴山海》不仅仅是一部剧,更像是一场对“侠义”的深度反思,一次对“自我”的勇敢探寻。它以幽默和调侃开场,却扎根于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最终指向的,是那片我们即便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也从未停止向往的,属于每个人的心之山海。